2020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

扫码获取白皮书

热点一疫情重塑全球滑雪产业格局?

在疫情的影响下国内19/20雪季戛然而止,然而在疫情得到控制达成常态化后,于20/21雪季迎来回暖;反观全球,在疫情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众多国际知名滑雪度假村关停,受疫情冲击较大。分析专家Laurent Vanat先生的全球报告中也可以看到,全球滑雪市场损失以数千万人次计,市场要重新恢复还需要时间。

因此,全球滑雪市场格局也会因为疫情影响发生一定变化。伍斌先生表示,疫情极大地影响了人群的区间流动,但它所导致的“内循环”,是危机更是转机

“如果说滑雪者无法出国,那么就可能在国内消化掉,这就是一个内循环的典型案例。20/21雪季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以前习惯于出国滑雪的人群,成为了国内的‘增量’。”一些滑雪选择较高端人群,此前从未尝试过国内滑雪,正好通过这次机会感受了国内滑雪度假情况。而他们惊喜地发现国内部分雪场建设不仅达到了国际标准,甚至在有些方面独树一格


图片来源:太舞滑雪小镇官网

对此,伍斌先生表示:“除了更方便的语言、交通及餐饮习惯,在国内滑雪更便于滑雪者组织与家人、朋友共同出游,因此这一部分滑雪者有希望达成留存,而这种留存我认为有利于国内滑雪产业发展。这类人群长期保有滑雪度假的习惯,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滑雪度假,其实对整个市场是有帮助的。”

即使疫情过后部分人群重拾跨境滑雪,影响也很小,毕竟从全球情况来看,跨国境滑雪的总占比也不会超过10%,出境滑雪人群占比始终较小,对国内市场来说不完全是一种竞争关系。

相较于这部分存量的流失,他们所引发的增量更为可观。这一部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滑雪者,很大可能会带动身边更多人参与滑雪运动,受其影响的尝试者,更可能从国内雪场开始体验,所以只要国内有比较好的供给,雪场条件达标,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就可能把握住这些增量。”伍斌先生说。

热点二体验类客群的减少VS人均滑雪次数上升

在“三亿人上冰雪”的号召加持下,国内滑雪人次增幅巨大,但伴随产生的“人群恐惧”、“十分钟排队、两分钟滑雪”等问题也层出不穷。受制于疫情期间整体旅游业的萎靡,体验滑雪者有所减少,不少声音表示,疫情将雪场“还给了真正的滑雪者”,但伍斌先生认为,体验客群的减少是不太有利的。

“目前国内滑雪市场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整个市场真正的增量,还是需要从体验客群里产生,有体验客群才可以谈转化,才会有新的滑雪爱好者,市场才会具备一定的动能,同时体验本身也会为行业带来消费,这对于初级市场来说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滑雪爱好者因本身有自主出行的习惯,所以疫情对于滑雪爱好者市场的影响较小,又因为爱好者在雪季会多次滑雪,因此人均滑雪次数有所提升。伍斌先生特别提到:“鉴于整体滑雪人次数仍维持上升态势,说明滑雪爱好者增加的频次抵消了体验客群的减少,这表明我们市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动能依然强劲。”

新雪季财年从本年5月1日起计算至次年4月30日,为一雪季财年,基本与现行众多雪场财报纪年方式相同

滑雪市场的未来发展,最终需要依赖于滑雪爱好者,因此,人均滑雪次数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未来市场的消费力和发展潜力。“当国内滑雪产业经过高速发展阶段达到成熟阶段,体验客群不可能一直增加,滑雪产业较发达地区人均滑雪次数可以达到5、6次,因此即便20/21雪季国内人均滑雪次数从1.60次增加到1.91次,仍与国际存在差距。”

热点三冬奥会仍是国内滑雪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运动”从各种意义上推向了中华大地。当时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众多运动品牌都进了电梯,有的在里边跑步,有的在里边做俯卧撑,有的在里边拿大顶。别人问他们是怎么上来的,他们说,跑步、做俯卧撑、拿大顶上来的,而其实,是电梯把他们拉上来的。这部电梯便是奥运所引发的运动热潮。

2022北京冬奥会的影响也是如此。

伍斌先生特别解释道:“之前虽然看似热火朝天,但都是属于筹备阶段,声量也集中在行业内部,对于大众人群来说,更多人是从真正举办冬奥会的时候,才会开始关注冬奥会、关注滑雪等产业。”在全球媒体聚焦下,会有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国内滑雪产业的发展,有多少设施齐备的雪场,有多少技术高超的滑雪者,体验类人群在冬奥会之后,有望收获更快速的增长。

当然,伍斌先生也提到,这其中的发展离不开从业人员对冬奥会的宣传及推广。“冬奥会与相关产业是相辅相成的,为扩大其影响力,行业应更多积极主动地宣传相关知识、营造冬奥氛围。”

首钢滑雪大跳台 图片来源:首钢园公众号

另一方面也需要为后冬奥时期的来临做好准备。伍斌先生举例说明:“比如说政策上的红利可能会越来越弱,那么在冬奥会之前产业还能够还来得及做什么,就抓紧时间去做。在后期政府、社会资源的推动力减少后,市场会更趋于冷静,消费者的参与度也会回归到市场化状态。企业经营需要遵循市场而不能过分依赖于政府或者政策的力量。”

热点四新疆阿勒泰地区异军突起

今年的内循环同时也触发了国内滑雪产业的“内卷”,众多对雪场质量要求颇高,喜欢滑野雪的高端玩家,在不方便出国的当下,将目光投射到了拥有优质雪资源的新疆。

新疆,特别是新疆的阿勒泰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雪地资源,雪质好,雪季长,风景优美,再加上一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让20/21的可可托海,将军山等地区成为了“网红”。


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场图片来源: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场公众号

“我认为新疆是内循环最大的赢家,也许在绝对的消费额和消费人次方面并没有达到特别大规模,但是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让更多人了解到,新疆的雪资源,甚至具备和阿尔卑斯媲美的可能性,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好的情况。”

伍斌先生既肯定了新疆的天然优势,也认为雪场的爆红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规划。“新疆这一波发展虽然从资源角度上无法借鉴,但阿勒泰地方政府的很多做法,我认为这个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的。”

阿勒泰地区非常重视整体资源的规划,政府对该地区所有的山地资源和雪资源进行了全面规划,请专业机构统一部署。区域要想有更好的发展,规划一定要先行,通过资源摸底,对区域资源做到心中有数。通过成立阿勒泰旅游集团,对于整个地区的雪资源、旅游资源订立统一的开发计划,避免了各自为战和无序竞争。

热点五室内滑雪场将成世界第一?

对于国内众多室外滑雪场来说,再长的雪季也有按下暂停键的时候,全年无休的室内滑雪场,成为了从季节上、从地理区间上满足滑雪者需求的解决方案。

伍斌先生对室内滑雪场的关注由来已久。“其实我从第一本白皮书开始,就每年持续性地关注着室内滑雪场的发展,特别对于南方城市来说,室内滑雪场会带来巨大的轰动效应,引发资本关注。”目前地方政府及企业财团都有在规划投资室内滑雪场,并且已经形成投资热潮,对整个滑雪产业、滑雪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

“当室内滑雪场达到一定的规模,类似于融创的几个超大型室内滑雪场,它能够提供的产品已经远远突破了原本对室内滑雪场的娱乐性理解——不仅可以在室内滑雪场进行运动员训练,甚至适合举办一些相对层次较高的赛事。”在室内滑雪场业态丰满的当下,它可以超脱于一个体验型的场馆,成为滑雪发烧友和滑雪爱好者长期重复消费的场所。


广州融创雪世界图片来源:广州融创文旅城官微

此外,滑雪培训对于整个滑雪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其实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超大型室内滑雪场足够的空间,可以引入不同等级的教学,它使得教学成为室内滑雪场最核心的部分。目前,夏季的广州融创已经成为了国内众多专业教练的大本营。

“室内滑雪场全年365天都开业,每年都在源源不断地为整个滑雪市场培养新的客群。国内现有36家室内滑雪场,且扩张仍处于爆发阶段,未来极有在发展到50-60家时达到饱和,保守估计平均滑雪人次20万人次的话,全年滑雪人次可能会突破1000万,这个量级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已经占比非常大,那么就可能改变整个滑雪市场的格局。”

伍斌先生对室内滑雪场的期待溢于言表,“我是比较看好这一块,它一定会对市场产生很积极的影响,而且它把滑雪运动真正带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特别是很多没有天然雪资源的城市也正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人均收入较高。可以说,室内滑雪场可能真的可以把我们中国全国人多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

类似于广州、深圳,上海等东南沿海城市,在室内滑雪场的加持下,未来将有希望成为较大的滑雪客源地。而室内滑雪场最终是为室外滑雪场做基础、输送客源。伍斌先生称:“从滑雪的特点来讲,它最终是个户外运动,最终是要到比较大的雪山上去,所以说室内滑雪场的功能最终是为室外滑雪场输送客源。”

当然,室内滑雪场也需要谨慎的思考和布局。伍斌先生认为:“过多的投资、集中的建设可能它的可持续发展就相对要打个问号。由于室内滑雪场最终培养出来的很多人都会到室外去滑雪,想保持源源不断的客源,需要服务非常有特点,或者位置绝佳。国外也曾兴起过室内滑雪场,从国外的发展历史来看,重复性的建设也会导致恶性竞争最终出现倒闭潮。

相较于国内滑雪市场展现出的积极发展态势,伍斌先生也有冷静的思考。

“国内滑雪产业目前仍然面临着‘转化率’这个核心的问题,三亿人上冰雪之后,到底有多少会留在市场?这与滑雪场提供的服务体验有关,也和目前滑雪培训现状有关。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滑雪指导员去解决去教学,去帮助初学者,让从来没有接触过滑雪的人,在有效时间之内能够获得滑雪的乐趣,掌握滑雪的基本的技能,最终一步一步转化为滑雪爱好者。”

“此外,我们正在经历一个高速增长期,从现在开始还会有10~15年的时间,之后达到成熟期,就不会再有如此体量的新增和发展动能。未来滑雪产业发展,核心仍然在于让滑雪者在滑雪中,找到乐趣。”